课程关键词:烧山火透天凉 针灸培训 祖传针灸
1烧山火
烧山火:将针刺入腧穴应刺的深度,得气后,拇食二指向补的方向紧搓,捏着针柄不动,然后指力均匀的适度适量向下按压(针身并未改变原来的深度),约0.5~1分钟后,其温热感便可逐渐产生,产生温补功效;若烧山火用于温散寒邪,则拇食二指向泻的方向紧搓,捏着针柄不动,然后指力向下按压,使之逐渐产生温热感。
2透天凉
透天凉:将针刺入腧穴应刺的深度,得气后,拇食二指向泻的方向紧搓,捏着针柄不动,然后指力均匀的适度适量向上提针(针身并未改变原来的深度),约0.5~1分钟后,其清凉感便可逐渐产生,产生清凉功效;若透天凉用于滋阴清热,则拇食二指向补的方向紧搓,捏着针柄不动,然后指力向上提针,使之逐渐产生清凉感。
3凤眼补
凤眼补:术者与**对面位置进行捻针,双手大指向后食指向前,其拇指与食指间所形成的空隙似凤眼,即为补法。补法:刺激力度较轻,捻转角度较小,捻补后不留针,不等针感消失即拔针。施用补法,得气后,连续捻补3~5分钟后拔针,即补法不留针。
4龙眼泻
龙眼泻:术者与**对面位置进行捻针,双手大指向前食指向后,其拇指与食指间所形成的空隙似龙眼,即为泻法-龙眼泻。泻法: 刺激力度较重,捻转角度较大,捻补后需留针,等到针感消失方拔针。施用泻法,需留针。留针时间为20~30分钟,留针期间,每隔5~10分钟捻泻一次,每次捻泻约0.5~1分钟,如此可以捻泻2~4次。当*后一次捻泻后须留针3~5分钟,待针感消失后方可拔针。
1
补法配合烧山火→在连续捻补后即刻配用
泻法配合烧山火→在留针期间捻泻后配用
泻法配合透天凉→在留针期间捻泻后配用
泻后补→得气后,连续捻泻1~2分钟,留针10分钟,然后连续捻补3~5分钟就即刻拔针
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培训品牌网看到的,谢谢!